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院新闻 > 媒体声音

郭凡生先生对话《第一财经》谁走在制度转型前面,谁就成功

时间:2017-09-28 来源:慧聪书院
分享到:

2015年12月15日,慧聪国际董事局主席郭凡生先生应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第一财经》的邀请,出席新三板峰会主题为“转型故事”的私董会。议程中的圆桌会议内容将被录制为一档名为《意见领袖》的节目在第一财经播出。


郭凡生先生1990年下海经商,1992年成立慧聪,将其研究的股权共享制度成功地运营于一个上市企业。让慧聪渡过了它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并结合上市公司的创业股和期权制度,让慧聪走过了23年的历程。2006年,郭凡生先生从慧聪网卸任后,约了一帮如今被人称为“九二派”的朋友,冯仑、牛根生、王功权、武克钢、杜厦、李国庆等,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广场的一个“古四合院”里,创办了“慧聪书院”,潜心研究,回归学者。今天郭凡生先生以一位学者的身份与在座的新三板的企业家们讲述慧聪转型的故事。


制度转型助力企业成长

郭凡生先生研究股权共享制度三十多年,管理一家上市公司十几年,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其独到的解析。企业的新常态就是老常态,国家经济形势好、我好,国家经济形势不好、我还好,这是企业应该追求的常态,不能把企业绑在国家的战车上。


新三板目前的问题是,有挂牌的没有交易额,因此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才是最关键的。中国的企业家现在一定要重视两件事,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注册制的发生,这是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中国企业家可能取得重大红利的地方。


企业的转型就是制度的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制度转型而取得的。第一次制度转型是包产到户,土地、农民、劳动工具,什么都没有变,每亩地打粮食从200斤变成了400斤。第二次制度转型是国企改制,国企一百块钱办不到、做不好的事情,民营企业二十块钱就做到了。国家过去三十年对私企的投入不到资金总额的20%,但却创造了80%以上的国民收入,解决了90%以上的就业。所有管理的提升、盈利模式的改变都是在制度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的。回到今天,私营企业要有一次转型,怎么转型,这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今天郭凡生先生与大家交流的主题。


废“代理”兴“共享”

大多数民营企业现在实行的是委托代理制,我是老板,你是打工的。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打工的目标是工资最高化。利润高了,工资就低,劳资永远是矛盾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人才流失的忧患,有能力的出去创业,能力一般的留下来出工不出力,这是代理制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私企是绝对打不败国外的私企,无论从资金、经验、品牌,一定超越不了国际企业。中国经济三十年的超常增长,证明了成长不是靠管理模式、管理技巧,靠的是发展民营、私营企业。


企业制度一定要变成共享制,让员工不但拿工资、奖金,还享受企业的分红,这就是共享制。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郭先生做了老板以后提出的,而是其在国家体改所任职期间所做的重要课题,他是带着这个课题的研究结论,1990年下海、创立慧聪,直到今天企业没有贷款。在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中,慧聪网的家族控制权超过30%,员工的控制权超过50%。从慧聪网剥离出来的两个公司中搜、慧辰资讯在新三板上市,慧聪不是越做越“大”,而是越做越“小”,这中间是有制度模式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中搜当年从慧聪网剥离出来时,郭凡生先生把18%的股份送给了团队。慧辰资讯(研究院)是慧聪网花了6000万港币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从上市公司买下来的,接下来就把51%(约3100万港币)的股份送给了管理团队,但是六个月以后研究院融资价格3亿,现在估值超过10个亿。只要进入注册制,民营企业就有机会。但是在新三板的企业要明白,如果实行了注册制,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当你不能转板的时候。


共享制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激励

注册制之后,公司上市主要靠业绩,怎么做业绩呢?企业要制度转型。今天跟随慧聪发展的脚步,学习共享制企业是如何靠制度转型发展和进行股权激励的。


郭凡生先生1992年创立慧聪,和另外四位创业者拥有百分百的股权,但是在慧聪网的企业章程里规定每年分红的70%分给不持股的员工。慧聪是做商情的,从传统的纸上B2B转型到互联网上的B2B,靠的就是劳动分红的制度转型。慧聪2003年香港上市时,一夜之间产生了126个百万富翁。慧聪在香港上市后在创业板10年,当时是在创业板里唯一一个进入高盛指数的公司,前两年转到主板。慧聪给员工已经发了11次期权,近期又发了一次,平均价格按照中等价位行权,员工总收益超过30亿。慧聪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股票价格从二块到一毛六,公司管理层回购了10%,用公司的钱又买了一部分股票。慧聪股票最好时是二十几元到四五元时,慧聪给最重要的员工发了8亿元的股票。很多人会疑问,这么低价位时为什么发期权?这就是道理,共享制就是在价格低的时候发,代理制就是在价格高的时候发;资本家就是价格高的时候发,企业家就是价格低的时候发,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成长。
在新三板的企业家们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创业至今,能干的员工一个都不离开你,你的公司现在有多大?能干的出去创业,与你竞争;留下的能力一般,出工不出力。如果每一个员工干公司的活像干自己家的活一样努力,你的公司今天会有多强?


给员工分红不是老板喜好的分红,而是靠制度分红。用身股+银股+期权的方式,从创业的公司做起,把他不断地做大、做强、做到上市,企业只要拿到了制度红利就会快速成长。慧聪近期分成了八大业务版本,都逼着领头人MBO。同时大家可以关注到Google有一个重要的变化,他的业务变成了26个英文字母,实行独立核算,独立发期权,所以从制度变革这个维度上是可以看好Google。


一家新三板的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利润不增长。如果想利润增长百分百,单靠盈利模式、管理模式是达不到的。企业为什么要上市?要融钱吗?不对。企业上市后首先要完善共享制的激励机制。例如,慧聪网员工的期权收益近30亿,公司没有出一分钱的利润,员工都是从期权里获得的。这种方式不减少公司的现金流,不减少公司的利润,同时员工还自己交税。如果劳动分红给分公司的员工分100万现金,如果用身股转银股的方式,把银股变成期权的方式,按30倍的市盈率计算,这100万变成了3000万股票,而且还不用给员工现金。上市公司拿走三分之二,员工拿三分之一,是他身股分红前的十倍,这就是制度性的变化和创新。


敢为人先 领先成功

中国第一个包产到户种地的,肯定打到了粮食;中国第一个办私营企业的,肯定赚到钱了;上市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要完善共享制的激励制度。慧聪发期权和很多公司是逆向的,是股票低的时候给内部员工发期权。一发完期权,股票就涨,因为他们知道员工拿到钱了。


郭凡生先生所创办的慧聪书院目前在辅导的上市企业有北斗星通、日出东方、康臣药业,等等。上市公司还要做股改?答案是肯定的。通过股改,不断地划小核算单位,让其产生裂变,同时不断地用身股、银股、期权的方式,让一批批员工努力干,让一大批80后、90后员工干公司的活像干自家活一样努力干,这样才能让公司健康地成长。目前很多新三板的公司是按职务发奖励的大锅饭,如果企业家创立公司是为了自己致富,那员工为什么要跟着你努力干?微软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科技的变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更是因为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达到了共富,微软创造的百万美元的富翁超过了一万人。互联网最本质的不是技术,而是制度。互联网之前的工业化社会是资本制度,谁出钱谁分红。互联网变成了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的制度,是干活的不出钱、拿大头,出钱的拿小头。


目前常议的“新常态”究竟是什么?新常态就是不断地改革。改什么?没有包产到户就不会有中国的第一次经济腾飞。没有国企改制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所以要改的是所有制,所有制怎么改?很多人认为要把国企拆了,这样是没有效果。国企只解决了10%的就业,把国企拆了,对中国经济无补。要改的就是私营企业,从代理制变成共享制。


代理制是西方做了200年的事情,而共享制是西方没有做过的。如果谁先做,谁就可能在制度上产生一次飞跃。当年大清帝国被西方打败,不是因为坚船利炮,而是坚船利炮后面的工业化制度,所以私企改制应该成为主题。今天郭凡生先生不再管理慧聪,因为他认为慧聪网再好也只是一个公司,他用股权共享的制度把企业交给了70后、80后,这些年轻的管理层不负郭总委托的重任,把慧聪网从近10个亿市值做到了100个亿,连续三年的利润增长超过百分之百。


通过慧聪网的发展壮大之路可以看到,目前包括新三板的企业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怎么转型?业务转型、管理转型、技术转型,所有的转型都必须从制度转型开始,中国从包产到户、国企改制,进入私企改制,这样的一种制度变化。谁能在这走在前面,谁就会成功,谁就会获得制度带来的红利。